汉语拼音教学走进新时代
林乐珍老师快递一部书稿嘱我写序。我没有什么犹豫,在暑气逼人的盛夏,欣然命笔。
这是有原因的:其一,早在21世纪初,我在她当时所在学校承办的一个教学活动上认识她。她是特级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自然会与我有所交流,但我没有帮她做过什么,有些歉意。其二,在去年“千课万人”的教学观摩会上,我听过她的一节汉语拼音教学课,从理念到策略颇有新意,我当面表达过我的赞许。现在想来,那节课正是她“基于绘本的拼音教学新方案”的构思和探索,对此,我当然要再次称羡她的课改勇气和担当。其三,今年正巧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60年来,《汉语拼音方案》走过艰难探索的路程,在语言文字、语文教育乃至国家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极其深远。林乐珍老师这部著作的出版,无疑具有这方面的纪念意义。
汉语拼音教学,自我国语文独立设科的百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如何设计一套科学适用的拼音方案这件大事上,许多人都给予热忱的研究和探索。早在1892年,福建人卢戆章提出“切音识字”,这应当是我国学者创造的第一个拼音方案,开启了切音字运动时代。1913年的读音统一会审订国音,制订了注音字母。这可是我国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汉字笔画式的拼音方案。之后,屡有专家制订的各式拼音方案问世,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隆重宣告诞生。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部法律对《汉语拼音方案》的性质和作用从法律层面作了新的规定,使《汉语拼音方案》承载了新使命,法律规定了“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但现实的问题是小学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成了刚入学儿童学习语文的“拦路虎”。由于拼音教学的抽象和枯燥,往往让学生学得乏味,教师教得繁难。尽管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中强调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但毕竟只能是概要提及。统编新教材在此基础上有了大幅度改进,实行了先识字,把汉语拼音教学推迟到识字后一个月,情况有了好转,但仍然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小学生入学后的拼音教学如何才能更体现以儿童为本,让学生感到好学、乐学呢?这是许多学生、教师、家长的期盼,也是汉语拼音教学进入新时代的新使命。林乐珍老师为此做了长期的思索、实践,提炼并总结成了一套“基于绘本的拼音教学新方案”。这确实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这个“新方案”不是点滴的教学经验,而是拼音教学的一个完整系统。拜读之后,觉得它具有这样一些鲜明的特征:
一、 以绘本为基,使拼音教学的全过程具像化
刚入学的儿童都喜欢阅读绘本。这是因为绘本中有大量的图画,而图画是传递知识的重要视觉符号,特别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既乐于又易于为儿童所接受。汉语拼音教学之难,难在它高度的抽象化。现在林乐珍老师把拼音的知识内涵通过以绘本形式的承载,吸引孩子来赏读、思考,使抽象的拼音知识具像化。这样不仅可以达到画面与知识的直接对应,形成“镜像”关系,而且还有间接的效应,可以引导儿童从画图中开展主观的想象再造,生发出许多有益的、多元的主观感悟。
二、 以故事为体,把教学内容串联成好听的童话
故事是儿童的恩物。林老师把整个比较抽象的汉语拼音知识系统演化为一个《胖圆游历记》的故事,以生活化的完整情境,演绎汉语拼音知识,把原来不容易吸引孩子的枯燥乏味,变成了可感、可亲的童话故事,自然就会受到孩子的喜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林老师的“故事”不是“折子戏”,而是“连续剧”,她用基于绘本阅读创设的完整故事,巧妙整合内在地反映出拼音知识整体性的联系机理。
三、 以异步为径,因人施导,在承认差异中实施差异教学
我国小学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虽然早已实现,但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水平,在部分学生中存在着“煮夹生饭”的现象。这主要是教学中存在着赶进度“一刀切”的问题,未能因人施导,实行异步教学。学生是存在学习差异的,这很正常,尤其对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林老师的“新方案”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实施异步教学,务求最后帮助不同步的学生也能得到照顾和爱护,解决“煮夹生饭”这一老大难问题。
四、 以统整为靶,将汉语拼音教学面向儿童生活的综合运用
课改推进到今天,我们能感受到不再以死守课程、教材知识为中心的僵化疆域,而应当面向生活世界,作适度的统整,重在综合运用,以提升整体的核心素养。我们可喜地看到林乐珍老师的“新方案”十分重视这一点。正是因为汉语拼音教学的抽象性,更应当强调它在儿童实际生活中多方面的综合运用。其实,这个新方案的“绘本化”“故事化”“异步化”的处理也正强调了汉语拼音教学必须走向生活,走向综合、统整的路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充分发挥统编教材的优势,必须有新的思考、新的探索和新的追求。林乐珍老师在这方面迈出了新的步子,创编了一个新的方案,既可赞可叹,又可喜可贺!笔者就以此短文,作为序言吧!
周一贯
2018年大暑于越中容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