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孩子,开始正式学习写作文了!写作这件事情,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爱它,因为它重要,因为它有意思;恨它,因为它不容易,有时还有点玄乎。“老师,我家娃明明是个小话痨,可一到写作文时间就抓耳挠腮,半天都挤不出半行字,为什么?”“老师,我家小朋友看了很多书,但是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怎么办?”……发出这样质疑的家长不在少数。“怎么写好作文”这个问题困扰了多少人啊!
其实,还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回答这个问题,孩子为什么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不知道写什么,找不到写作的素材。不少孩子一遇到作文题就抓耳挠腮,因为他很茫然,他的脑海中没有可以和作文题目相匹配的人和事。所以,当孩子抓耳挠腮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介入,提点提点。怎么提点?一是可以帮助他审审题,看看他是否用心读了题目和题目要求,帮助他明确写作的内容及范围等。二是想办法“激活”他的生活经历,帮助他找到自己熟悉的或者印象深刻的素材。办法很多,比如可以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可以寻找同龄人的佳作帮忙打开思路,还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聊天帮助他捕捉写作素材,等等。这本《同步作文》中的“审题点拨”和“大显身手”两个栏目就是旨在帮助孩子打开思路,解决“写什么”这一首要问题。
第二,写作素材有了,不知道写作的方法。关于写作文这件事情,很多人认为是“天赋”。“天赋”的意思就是天生的,就是有些人天生有灵气,天生会写,他们认为写作文和方法技巧无关。其实,这样的观点是高估了“天赋”,看低了方法技巧。我一直觉得写作文,尤其是小学生,是需要学习习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为什么有的孩子写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因为他不知道“有序表达”;为什么有的孩子写出来的文章文不对题?因为他不知道“围绕中心选材”;为什么有的孩子写出来的文章平铺直叙没有亮点?因为他不知道“布局谋篇”……所以,要写好作文就一定要重视写作方法的学习。各位亲爱的小朋友,请你用心读“指点迷津”“精彩段落”“佳作欣赏”,相信你会从中领悟到很多实用的写作方法。
第三,写作方法知道了,语感还没有跟上。素材有了,方法也知道,是不是就能写好作文了?还不一定哦!因为表达这件事情还跟“语感”有关。“语感”是什么?“语感”就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通俗点讲,“语感”也就是对语言运用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和言语积累有关,而阅读和背诵是最好的积累方法。它还和能否灵活运用语言有关,也就是说看书看得很多,积累得很多,如果不具备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文章照样写不好。这就是不少家长反映的“看了很多书,但是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原因所在了。要做到“灵活运用”,我的方法有点笨,但是很好用,那就是——多写!写得多了,语感和灵气就来了。
深知孩子们写不好作文的原因和应该要掌握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编写了《同步作文》这本书,希望它能成为孩子们的朋友,为孩子们的写作带来巨大帮助!
王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