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无论是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都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杭州市江干区和全国各地一样,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年来,我曾几次去江干区,和一些学校有所接触,目睹了江干区教育发生的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坚持科学规划为核心,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注重规模,集中办学;立足实际,分步实施;均衡发展,提高质量”的发展原则,以扩充教育资源总量,扩大教育品牌覆盖为目标,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布局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江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效明显。这些年来,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40余所,新增班级600余个,使全区教育资源总量得到提升,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以办学模式创新为抓手,推进区域教育品牌建设。近年来,江干区的教育坚持“改革创新、联动调整、合作共享”,创新名校集团化战略模式,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培育、引进、合作,形成了“高校+新校”的杭州师范大学东城教育集团、“科研机构+新校”的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以及“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人+新校”和“教育共同体”等多种办学模式,整体打造了区域优质教育品牌。
三是以深化内涵发展为重点,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培养。以“需求导向、高端引领、分层拓展、全员参与”为思路,以“铸造师魂、培育师德、强化师能”为重点,有效开展各类别、各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打造江干教育师资培训新格局。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新教师、骨干教师和全体教师的三级培养梯队,建立了区级集中培养、基地多元培养、校本自主培养的教师专业发展三大平台。新教师培训以“双导师、双基地、双平台、双课程”为主要特征,首创三年208课时涵盖四大模块的课程系统;骨干教师培训以“导师引领、集中研训、小组研讨、自主修炼”为路径,加快提升专业水平。2012年,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首次推出为期半个月的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教师全员培训则以“开设足够的课程,提供足够的选择,确保足够的服务”为宗旨,全面开展五年一轮的360课时培训。同时,优化教师引进机制,继续搭建好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平台,加大优秀新教师招聘力度。特别是开通幼儿教师进编绿色通道,提升学前教育的师资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后,江干区的教育发展又有了新举措,其中之一就是从不同层面对这些年来江干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和提升,摆在大家面前的这套丛书便是一个较好的展示。这些源自实践第一线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有效地促进了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在江干区、杭州市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承蒙江干区教育局的领导热情相邀为这套丛书作序,使我有幸得以先睹书稿。我深深地钦佩江干区的学校校长、教师锲而不舍的科学探究精神,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坚持在实践中学习、研究,通过研究不断改进实践,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我相信,随着这套丛书的出版,在江干区教育局领导的带领下,会有更多的学校、教师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并在区域范围内推广、辐射,使江干区的教育铸就新的辉煌,成为钱塘江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