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产品 > 图书详情

吴孟超

方鸿辉   绘:   译:  

  • 开本:16
  • 页数:1080
  • 出版时间:2019-5
  • 书号:9787544490092
  • 定价:280.00
  • 丛书:
  • 品牌:
京东
内容简介

《吴孟超》是一部真实记录国家*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肝胆医学创始人——吴孟超院士97年人生旅程的文学作品。书稿以时间为纵轴,全方位展现吴老从一名人民军医成长为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精诚大医之心路历程。

全书共11章、1份年表和4个附录,约130万字,并选配了近千幅珍贵照片以及38段影视资料。尤其是书稿从吴老70多年科学旅程中精心挑选了这些不可多得的影像资料,能让读者方便地用手机扫码带来生动的视听效果,以一睹大医的风采与魅力,分享数字时代技术创新带来的恩惠,对人物纪实作品也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书稿描述了吴老坎坷的成长道路和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也成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想读本,对正在寻找成才与创新之路的广大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前行的路标。对相关读者所研究的“大医吴孟超现象”和人类肝胆医学史,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可读性较强的纪实作品所展现的吴老“要把病人一个个都背过河去”的高风亮节,以及耄耋之年仍挺立“攻克癌症”之潮头的勇士精神,对眼下不甚满意的医患关系的认识与处理,对整个社会的创新与前行,无疑都会有极大的思考与启迪的价值。

目 录

善尽“人中人”的天职

(代 序)

第一章 割胶少年(1922—1940)

第一节 农家的苦孩子

第二节 南洋的割胶少年

第三节 脚踏实地的光华学子

第四节 赤子爱国拳拳心

第五节 回国求学 报效祖国

第六节 刻骨铭心的西贡受辱

第七节 回到祖国怀抱

第八节 难忘故乡情

第二章 求学同济(1940—1949)

第一节 求学同济附中

第二节 李庄的同济精神

第三节 弃工从医的抉择

第四节 难忘李庄岁月

第五节 留在祖国

第六节 师从裘法祖

第七节 迎接上海解放

第八节 1米62的尴尬

第三章 勇敢的拓荒者(1949—1958)

第一节 遇到识才的知音

第二节 三喜临门

第三节 再拜师裘法祖

第四节 结缘肝胆

第五节 第一部译著

第六节 三人小组

第四章 勇闯禁区(1958—1966)

第一节 美丽的珊瑚

第二节 创立“五叶四段”新理论

第三节 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

第四节 发明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

第五节 发现手术后生化代谢规律

第六节 突破“中肝叶”手术禁区

第七节 出席第八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

第八节 拍摄《向肝脏外科进军》纪录片

第五章 逆境中的追求(1966—1977)

第一节 沉重的压力

第二节 从肝胆专家到赤脚医生

第三节 培训外国专家

第四节 人格与胸襟

第五节 创立肝胆外科

第六节 一刀切下“世界之最”

第七节 肝胆学科的战略思考

第六章 科学的春天(1978—1988)

第一节 出席全国科学大会

第二节 出席第28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

第三节 培养学有专长的高端人才

第四节 提出肝癌外科治疗新策略

第五节 开拓小儿肝脏外科

第六节 担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

第七节 “吴氏刀法”没有专利

第七章 当上中科院学部委员(1989—1995)

第一节 吴仲华与三元流动理论

第二节 当上中科院学部委员

第三节 “吴氏人才反应堆”

第四节 创立肝胆外科医院

第八章 人才培养与基础研究(1996—2005)

第一节 模范医学专家

第二节 “把心捧给病人”的仁医

第三节 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宗师

第四节 首创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哑铃模式”

第五节 “肝癌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基础研究”

第六节 建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

第七节 国际肝胆外科领跑者

第九章 勇于创新 (2006—2012)

第一节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第二节 创建国家肝癌科学中心

第三节 光荣传统与宝贵价值

第四节 脚踏实地建创新平台

第五节 高尚医德与崇高情怀

第六节 苍穹上的“吴孟超星”

第七节 永不停止的脚步

第十章 感动中国(2013—2017)

第一节 感动中国

第二节 《我是医生》

第三节 对癌症的认知

第四节 不断修正克癌战略

第五节 肿瘤免疫治疗

第六节 “白泽技术”曙光初现

第十一章 创新与胆识(2018—)

第一节 海滩上的孩子

第二节 医学新理念

第三节 第五次腾飞的畅想

第四节 “出格”的疑惑

吴孟超年谱

吴孟超已出版的主要学术专著

吴孟超发表的中文论文

吴孟超发表的外文论文

吴孟超获得的荣誉一栏

后记

浏览全部
编辑推荐

吴孟超院士是新时代的楷模,是精湛大医,其事迹鼓舞了很多很多人,也感动了很多很多人。本书非常值得您阅读和珍藏。

浏览全部
前 言

纪实文学作品《吴孟超》,也是国内第一本以半电子读本(用手机对二维码扫描可方便地呈现吴老生动的视频)形式展示科学家思想风貌的纪实文学作品。整部书稿约80万文字,选配了20多段有关吴孟超院士科研、教学、临床、管理和日常生活的视频资料,以及近千幅彩色图片(不少是首次公开),能立体逼真地感受吴老的风采和大医的温暖。

《吴孟超》一书所撰写的老人家的感人故事和坎坷的成长经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想读本,尤其对广大寻找成才之路的年轻人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前行的路标。对人才学研究“大医吴孟超现象”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史料。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可读性很强的纪实作品所展现的吴孟超院士的大医精诚之高风亮节,对眼下遗憾的医患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书稿已经分批送各位肝胆学科专家以及传主吴孟超院士亲自审定,专家及老人家本身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作者方鸿辉长期深入生活,跟随吴老门诊、手术、查房、学术会议……采访了50多位吴老身边的学生、同事、朋友、患者和家属,甚至跟随吴老去他诞生地的福建老家,去抗战时他曾求学的李庄……作者还有幸地阅读了吴老所提供的尚存的所有日记本,以“真实为本”地还原历史的创作精神,以对历史负责任的创作态度,生动的故事讲述,朴实隽永的文笔,充满哲理的话语和严谨的叙事风格,静下心来对《吴孟超》书稿历时多年进行创作与打磨,摈弃任何空话假话和套话,才产生了眼下这样一部可给后人留下启示的纪实作品,这确确实实是一项有价值的文化积累工程,值得文化出版基金给予重点扶持与资助。

浏览全部
作者简介

方鸿辉,1949年10月30日生于上海市,浙江慈溪人。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审。1982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出版社,先后创办过双色胶印的中级电子期刊——《实用无线电》,参与编辑过各类教育理论、物理、英语、科普及少儿类工具书、教材及一般图书,先后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大奖二十多项,其中《教育大辞典》获中国图书奖;策划并编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获中宣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上海市科普“四个一百”奖及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中国科学学院士自述》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被评为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技术前沿》、

精彩书摘

浏览全部
精彩书摘
书 评

相关推荐

  • 于漪教育教学絮语集

    于漪教育教学絮语集

  • 回到教育的未来

    回到教育的未来

  • 学习科学与教学变革

    学习科学与教学变革

  • 学霸们都在用的35个学习方法

    学霸们都在用的35个学习方法

  • 小学英语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课程资源构建

    小学英语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课程资源构建

友情链接: 易文网  

联系我们 images/jiantou.png

版权所有: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17045211号-4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5440号

 扫码关注微信

images/QR_code.png